奮進的力量(中).jpg

台灣車輛產業開疆闢土20年實戰故事!

每一台車子的背後,都有車輛中心的影子

從零組件驗證、外銷測試、技術移轉、專利授權,到培育催生;

從毫無獨立製造能力,到憑藉自主品牌走向世界,

車輛中心就是台灣車業千億產值的黃金推手。

做為堅實的研發後盾與智庫,它的故事值得你我細細探究……

 

台灣在日據時代已有汽車,但都是從國外進口,數量少且多為營業、軍方或達官顯貴所擁有。

直到1950年代韓戰爆發的美援時期,在裕隆集團創辦人嚴慶齡「發動機報國」理念下,於1953年成立「裕隆機械廠」,並與美國WILLYS簽約取得生產授權合作。

成功製造全台首輛吉普車,台灣正式進入汽車工業時代。相較於1900年初,美國福特汽車開始進入量產時期,整整晚了50年。

台灣車輛產業在經歷過以下四個時期,終於取得卓越的成果。

1.技術導入時期(1953-1980)

2.工藝提升時期(1981-1995)

3.自主發展時期(1996-2005)

4.產業創新時期(2006~)

爾後日、美、歐系等多家車廠陸續進入台灣,促使台灣汽車普及化、融入大眾生活,自主品牌的誕生,更讓MIT(Made In Taiwan)台灣造車工藝受到矚目。

在當前全球車壇最夯的發展趨勢下,台灣具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。以目前經濟部全力發展的智慧電動車領域來說,台灣擁有極大的發展優勢。

因為台灣過去幾十年的強項產業,由半導體到IT資訊,隨著車電系統與整合平台在車輛產業中所占比重愈來愈高

未來傳統機械所占產品比例將逐步降低,整合傳統電子領域的先進技術,勢必成為未來車輛產業差異化行銷的重要基礎。

台灣在機電與資訊產業方面的發展優勢,除了在智慧車輛的發展外,更可以趁著現今難得的機會,在全球汽車產業供應鏈上占有一席之地

整合傳統空調、音響、資訊平台與控制系統等先進機電技術,更可以結合台灣在差異化行銷方面豐富經驗,成為發展產業自我優勢的最佳本錢。

最後,在電動車領域,由於技術層次已遠遠超越以往發展百餘年的傳統車輛產業,進行先進電動車與車電系統的研發,已經不只是國際大廠唯一獨享的專利

同時,轉為提升加值服務與產品附加價值也成為產業首要的發展趨勢。

這些緣由,讓台灣從原本落後的汽車產業地位,取得一個前所未見,與先進汽車產業國家同樣的起跑機會,讓車輛中心扮演比以往更為吃重的角色。

輔以中國大陸開放後,兩岸合作已是必然趨勢,經濟部自2008年底開始積極搭建兩岸產業合作交流平台,希望有助兩岸業者透過此一平台開創商機

共拓全球市場、共創雙贏契機。「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」的舉辦,不僅促成了兩岸車輛產業大規模交流活動、也開啟了雙方加速合作的歷史新頁。


【活動辦法 活動網址:http://channel.pixnet.net/reading/event/info/1512

猜猜看?

請在迴響中回答台灣的第一座國際試車場於西元幾年建設完成?

有你最喜歡的汽車品牌(國內外不拘)理由是?

 

【活動獎項】 


奮進的力量》新書乙本。( 5)


 105x145.jpg     

引用自:

http://channel.pixnet.net/reading/event/info/1512

 


arrow
arrow

    夏洛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